今天是: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

0359-2270123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德新路61号

    联系电话:0359-2270123

    网址:www.hdsetn.com

    E-mail: www:xetnxx@163.com

    工作时间:08:30-17:00(周一至周五)

    在线留言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少儿推拿界的“武林大会”,各派都展示了什么绝招?

    浏览量:

    时间:2018-12-12

        少儿推拿疗法适用于大部分儿科疾病,部分病症疗效极佳。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山西省河东中医少儿推拿学校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少儿推拿传承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少儿推拿传承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山西运城召开,国内少儿推拿各流派进行了特色介绍和手法演示,并就少儿推拿的传承、发展、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海派儿科推拿流派
        海派儿科推拿流派发生、发展于上海,是“源、道、法、术”齐备的学术流派,是海派文化“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体现,融小儿推拿、一指禅推拿、㨰法推拿、内功推拿为一体,荟萃历代小儿推拿学术,集上海小儿推拿先贤与民间医生技能之验,是一指禅第四代传人金义成医、教、研50余年的心得。
        金义成作为海派儿科推拿学术流派的创立者,是全国小儿推拿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发掘整理小儿推拿古代文献,推动小儿推拿现代教育。在少儿推拿传承发展学术交流会上,金义成说:“如何来进一步规范它,使它能够更好地为孩子服务,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河东中医少儿推拿流派
        中华中医药学会少儿推拿传承发展共同体主席、山西省河东中医少儿推拿学校校长孙德仁在广纳博彩、传承各流派少儿推拿的基础上,将少儿推拿的特点归纳为“轻快柔实”,并自编系列教材、重视手法练习、倡导八段锦功夫、强调临床实践、制定操作规范、探索品牌经营。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小儿推拿学》收录了河东中医少儿推拿流派。该流派特色是:
        少小有别 传统小儿推拿对象主要为0~6岁。河东流派首提“少儿推拿”。将小儿推拿适应年龄确定为0~14岁,扩大了小儿推拿的范围。
        防重于治 河东流派继承扁鹊精髓,以五行盛衰判断小儿体质,主张体质调节不离五脏,应抑强扶弱,未病先防,贵在平衡。
        先后统一 少儿先天后天虽然有别,但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后天密不可分。神阙穴本为先天通路,又是后天元神所舍,故先后天一统于神阙。
        命根在脚 脏腑深藏体内,手法难于撼及,但脏腑发出经络,经络位于体表皮部。通过在小儿体表循经推拿,可以调理脏腑。该流派遵《灵枢·官针》理论,强调“滋苗灌根”,重视足部和足部推拿。
        湘西小儿推拿流派
        湘西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刘开运、邵湘宁、彭进等。该流派特色是:
        遵从古训,次第分明 湘西小儿推拿流派在操作部位(次第)、主要穴位和手法、套路运用与变化等方面最能反映明清时期主流小儿推拿原貌。
    以五脏为中心,诊治不离五脏 (1)审症归经,以经治症:人以五脏为中心,疾病不离五脏。抓住五脏,就抓住了疾病本质。该流派以五脏归类小儿常见症状,如咳嗽、流涕、气喘归于肺;厌食、腹泻、疳积归于脾;惊风、癫痫夜啼归于心、肝;遗尿、五迟、五软归于肾等。归于某一脏,就治某一经。针锋相对,切中脏腑病机。(2)五脏协调,全面调理:虽然疾病归某经,主攻有方向,但要获取疗效,必须根据五脏相互生克关系进行全面调节。该流派创立了抑强扶弱、补母泻子的五经助制推拿法。(3)顺应五脏,以平为期:五脏各有特点。小儿“心肝有多余,脾肾常不足”,肝多风,心主惊,脾主困,肾主虚。所有这些在五经补泻中得到体现。
        有开有阖,开阖得宜 “开”即开窍,“阖”即关窍。开则开通经穴,激活气血,利于感知和传导。阖指结束时屏闭经穴,让人体相对独立,让治疗信息持续作用。
        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
        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来自山东,代表人物为徐谦光、李德修、赵鉴秋等。该流派特色是:
        百脉皆汇于俩掌 气血不和为病之根,气血受血脉约束与调节,进而建立起“推俩掌—调血脉—治百病”的理论框架。欲调小儿血脉,俩掌为先。考其常用28个穴位,头面仅“黄蜂出洞”和“(若)洗皂”,其余全在上肢。
        抓其诉,用主穴 该流派在临床并无固定程式,强调根据主诉运用穴位。有此症用此推,无此症不用此穴。疾病分型基本与中医儿科和内科相同,各型处方都以针对主诉的穴位为君,久推,先推。
        重视纯阳,以清见长 胶东乃鱼盐之地,“鱼者使人热之中,盐者胜血”,小儿热病、热证最多,其邪致病也易于热化,故该流派普遍用于清法。常用穴位中,凉穴12个,平性12个,温穴仅4个,还很少运用。
        重脾胃,调中土,长养万物 该流派重视后天脾胃,处处固护脾胃。中焦有病脾经多补,久补。虚证补,实证也补(配合清胃经)。虽有肺经和肾经,却很少补。肺虚补脾经,补土生金。肾虚补脾经,后天养先天。
        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
        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出自山东青岛,代表人物有张寄岗、李福升、马红旗等。该流派主要特色是:
        切而知病,切推(诊治)结合 张席珍根据盲人识记性强、手感强、触觉灵敏等特点。上手就推,边推边问,边体会手下感觉(甄别虚实寒热),边调整手法,使之适应具体小儿。构建了切诊与推拿结合,诊治全凭双手的理论框架。
        穴位处处有,小儿为“大穴” 与常规小儿推拿不同,该流派将整体小儿看作一个穴位。具体穴位只是“小儿穴”里面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流程。如上肢操作几乎包括所有小儿特定穴(只有皮罢、老龙等未推),且每个穴位操作时间短,常常一带而过,穴位与穴位之间转换流畅,一气呵成,很难确定推的何穴,如何去推。
        净水与活水理论 用水比喻和认识小儿生理与病理。水当“净”,净则健康,不净则浊,治病之要在于肃洁,多于清泄。“流水不腐”,水流才净,治病关键在于调经活络,多用通法。肾中阴阳为生命(水)之源,宜处处固护,时时平衡。
        天人合一观 将五行和八卦推算与小儿推拿相结合,根据季节、时辰、五行相克、八卦演绎等指导推拿,强调无人关系失调乃百病之源,天人重新合一,健康始归。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亦出自山东,代表人物有田常英、张锐等,该流派主要特色是:
        稚阴稚阳,用心呵护 小儿生命力脆弱,易受伤害,易于夭折,扶助正气为儿科第一要务,为此常用补肾水、补脾经。正气包括阴阳,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故寒温不宜太过,补泻不可过猛,务使阴平阳秘。为此,清法常配合温法,泻法常配合补法。
        重望诊,审“滞色” 注重小儿神、色、形、发和苗窍。在望色中建立起关于“滞色”的标准、分类、意义、观察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小儿推拿治疗体系。
        倡辨证论治 张汉臣较早接受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积极引入小儿推拿中,建立起辨表里、寒热、虚实和脏腑,以确定疾病深浅、病位、病性、趋势,最后总以阴阳的诊病程序,并分别与传统治疗八法对应。理—法—方—推,环环相扣。
        重视实证,探寻机制 张汉臣系统学习并接受了西医学,将其运用于小儿推拿,其临床重视以下研究工作:(1)口腔内望诊:包括望下唇黏膜(虫证)、两颊黏膜(麻疹)、腮腺管口(腮腺炎)等。耳、眼、鼻、喉病征建议结合专科检查。遇咳嗽、气紧患者要求进行听诊、拍X线片。发热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等。(2)对常用57个穴位进行解剖学研究与定位。(3)开创小儿推拿实验,探讨小儿推拿机制。分别进行了补脾经、逆运内八卦等的机制研究,开创了小儿推拿实验先河。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
        孙重三小儿拿流派由济南名医孙重三创立,代表人物为张素芳、姚笑等。该流派主要特色是:
        效验穴位,固定成方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诸多经验,如天门、坎宫治外感,太阳治头目诸疾,耳背高骨定惊,天柱骨止呕,肚脐补虚,鱼尾调大便,胸八道宽胸,箕门利小便等,并将经验固定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处方,为获取疗效奠定了基础。
        手体配穴,相得益彰 “手”指分布于上肢的穴位,除了小儿推拿特定穴外,还包括十四经分布于上肢的穴位,如“心胸取内关”“面口合谷收”等。“体”指分布于胸腹和腰背部的穴位,属成人穴位小儿运用。手穴易于操作,体现传统小儿推拿特色;体穴离脏腑更进,近治作用明显。手体穴位配合,增强了临床疗效。
        多重刺激,复式特色 手法不同,刺激方式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同。对病症而言,有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之不同,有兼症、合病、新病、旧病之异。理论上需要兼顾,需要多重刺激(多层次,多途径,多方式)以尽快阻断病机。复式操作为多手法和多穴位固定联合运用,很多还能运用关节,为单一手法和穴位所不及。为此该流派在常规手法和穴位基础上植入复式操作手法,提高了疗效。
        冯氏小儿捏积流派
        冯氏捏脊传承人佘继林主任医师现场进行捏脊手法演示
        冯氏小儿捏积流派源于北京,主要代表人物为冯全福、佘继林等。该流派主要特色:
        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健体健,脾安脏安。小儿最易伤食积滞。积滞日久,伤及脾胃,耗伤津液,影响他脏,全身气血虚衰,形成“疳积”。
        重视阳气,温补立法 脾失健运为疳积病根。脾喜燥恶湿,多虚寒。欲健脾,当重阳气,宜温补。脊为督脉所居,总督诸阳。捏拿脊背可刺激督脉,振奋阳气,推动气血运行,因而能防治疾病。
        协调阴阳,沟通内外 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交汇于脑,一前一后,实不可分。该流派认为,捏积虽只捏拿脊背,但能通调任脉,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内治外治,殊途同归 内治、外治各有特色,结合使用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周艳杰整理)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德新路61号

    联系电话:0359-2270123

    网址:www.hdsetn.com

    E-mail: www:xetnxx@163.com

    工作时间:08:30-17:00(周一至周五)

    2015 德仁儿-山西省河东中医少儿推拿学校 版权所有 晋ICP 备13005669 号-1 技术支持:浪狐网络